來到美國之後,無論走到哪裡,都會發現松鼠的蹤跡。
松鼠種類有上百種,這邊最常見到是一種美東灰松鼠,查了一下學名,叫做Sciurus carolinensis.
去年在Montreal蒙特婁入鏡的松鼠
- Jul 25 Fri 2008 11:35
美國松鼠滿街跑
- Jul 21 Mon 2008 09:20
悲傷的一天
昨天傍晚,我們家的小虎皮「耐耐」,好端端地突然全身痙攣倒地,我們嚇得衝過去抱他起來,沒想到耐耐卻開始一連串的抽慉,已經無法掌控自己的身體,撲地亂竄完全失去控制,我急得趕緊輕輕地按住他,叫園長趕緊打電話給獸醫。
沒想到在禮拜六傍晚,鳥醫院都下班了,我們不斷地狂找有急診的醫院,但是要不已經下班要不就沒人接聽,我知道美國人非常重視假日生活,但在此刻,我心裡面真的又急又氣!
- Jul 16 Wed 2008 08:06
美國的電風扇
近幾年由於地球暖化益發嚴重,連美國東北這塊新英格蘭地區,原本舒適涼爽的夏天也逐漸變得難以忍受。
最近康州這裡也愈來愈熱,前一陣子還有熱浪來襲,每戶人家的冷氣、電風扇早早就粉末登場。
只是美國的電風扇,真是叫我傻眼。因為.....吹起來一點兒都不冷!
- Jul 16 Wed 2008 02:26
「鬼」故事
農曆七月份又要到了,這個台灣人在意又忌諱的時節,總免不了帶點陰森森的氣氛,信上帝的黑熊雖然不參與台灣的民間信仰,但對「鬼」故事還是很好奇,也想來分享一個奇異經歷。
大學的時候有一次和朋友到南部玩,大夥兒興高采烈好不開心,就是太陽高掛著曬得皮膚有點炙痛,坐在車裡吹著冷氣還是受不了。於是我們決定不走省道,改轉進附近滿是樹蔭的山路前行。時間接近傍晚,天已經微微暗。車子開在山裡卻迷路了,怎麼繞也繞不出來。
- Jul 15 Tue 2008 00:33
為什麼叫「黑熊」?
有人問我為何要取名「台灣黑熊」?
嗯~那就要從很久以前說起了....咳咳,知道了,常話短說是吧,那是黑熊和老公在婚前用skype的暱稱。大家都知道嘛,戀愛時期的人總愛作些匪夷所思的事,比如雙眼含淚閃光,脈脈深情地彼此相望,可達數個鐘頭。(現在想想,那時怎會這麼閒啊?........)某一次深情對望後,覺得應該來取一個好記又響亮的暱稱彼此共用,最後決定選擇能象徵台灣意義的動物,像是「台灣綠蠵龜」、「寬尾鳳蝶」、「櫻花鉤吻鮭」、「黑面琵鷺」......等等,這些可都是台灣獨一無二的珍寶,每年都吸引各國的專家前來研究。
話說當時,我本來很想選寬尾鳳蝶,要知道台灣是舉世聞名的「蝴蝶王國」,共約有四百二十種蝴蝶,屬台灣特有品種的也將近四十種,這都是美麗寶島的資產。
- Jul 13 Sun 2008 05:45
小鳥迪士尼
話說黑熊夫婦自從養了鸚鵡後,就對養鳥陷入痴迷的狀態。鳥數也從原本的兩隻逐步躍升到現今的六隻,更「無心插柳」地讓鸚鵡們成為家中的霸主,我倆也成了名副其實的「鳥奴」是也。
為了表示我們對鸚鵡老大的忠心,一開始黑熊就花了一禮拜時間把養鳥須知,以及台灣養鳥人必看的「鸚鵡世界」網站,每個問題與回答都看過一遍,做筆記作功課,最終當我從電腦前抬起頭時,發現這世界竟變得好模糊,連我老公都變帥了!(不不不......本來就很帥!)嗚嗚~誰知道這把年紀還會增加度數呢!
- Jul 12 Sat 2008 05:36
耍冷
話說黑熊的老公園長是一個頗會耍冷的人。
今天我們出門去Costco買菜,天氣頗為炎熱,來回奔波幾十英里後,回到家真是又累又渴。東西拿進屋後,園長馬上衝去廚房調了一杯冰凍檸檬汁,我把一些冷凍冷藏的食物收好後,就很想趕快去沖個澡。
- Jul 11 Fri 2008 05:05
黑熊說趣事(鼻過敏 下)
經過了一陣悲慘的幻想之後,我決定對這治療持保留態度。
隔了兩日,研討會就安排到泉州參觀著名的古蹟「開元寺」,這泉州開元寺最早建於西元739年,為中國唐玄宗時期,但經歷各朝戰火牽連數次重建,現存的是西元1637年明代崇禛十年的建築體。那天早上到泉州開元寺參觀時,泉州姑娘趕緊跟我說:「那間診所就在對面,妳要不要去?人多著呢!」原本已想要放棄的黑熊,聽到診所近在咫尺又忍不住動搖。
- Jul 11 Fri 2008 04:11
黑熊說趣事(過敏鼻 上)
很久很久以前,好啦,我承認,確實沒有童話故事那種「很久很久以前...」的久遠,不過對於正處於敏感年紀的黑熊來說,感覺確實相當久了,有多久呢?反正就是在唸書的時候。
先繞回來,我要說說我的鼻子過敏有多嚴重,從小我就飽受此苦,最糟時一整天都無法做事,甚至無法思考,整個人昏昏沈沈,整張臉好像被蜜蜂螫到般腫痛,雖然外表看不出來,但確有類似的感受。常常早上起床就噴嚏不止,運氣不好那天就掛了,平常打掃碰到灰塵也馬上倒地,甚至有時太陽太大也會發作。有的人可以約略抓住自己會過敏的時間或原因,但我的過敏似乎很輕易的就越過各種關卡,挑戰各種情境相當自如。
- Jul 10 Thu 2008 08:06
廁所內的祕密
女生天生的生理構造與男性不同,由於尿道比較短的緣故,上廁所的次數也比較頻繁。幾乎每次出門,總是有機會使用到化妝室。黑熊有時都覺得自己上過的廁所都比吃過的鹽要多了,因為有這麼多的「經驗」,忍不住想來發表一點感想。
通常踏入公用廁所,選定一間進入後,我們姑且稱之為「小密間」,關上那扇門後就宛如坐擁自己的私密小天空。我比較不喜歡的是:聽到或被聽到「解放」的聲音,但現在台灣有些地方也開始採用日本廁所的「噪音紐」,可以在你順暢時幫你掩護令人尷尬的「流水聲」或「噗噗聲」,可惜來美後都沒有看到這種設備,遇到別間有人時只好多沖一次水,但心裡面總是覺得有點愧疚。